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等离子没落背后:遭资本背离又遇技术封闭

2014-04-25 13:411280

  等离子(电视)可视角大,亮度均匀性好;暗场动态范围大、图像层次感丰富;图像拖尾时间小,动态清晰度高;色彩还原能力好,显示色彩自然等出色的画质特征……这些优势曾让很多电视厂家认为,在激烈的平板电视竞争市场,等离子将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外行买液晶,内行买等离子”,彩电行业曾这样传言。但市场的发展并不总是如人所愿,这不得不让等离子电视迷们叹息。NPDDisplaySearch研究总监张兵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等离子电视的没落是面板技术行业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市场难免继续下滑。但长虹集团方面认为,等离子始终拥有一定的消费市场。

  那么,等离子究竟为何淡出面板舞台?固定消费市场是否存在?等离子电视何时完全退出市场?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试图揭开等离子电视没落背后的原因。

  被资本抛弃的等离子

  “等离子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偶然,是资本选择的结果。”一位从事等离子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技术上讲,PDP(等离子)有明显优势,但落后于LCD(液晶面板)最核心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质量。因绝大部分资本涌向LCD,PDP质量就难以实现突破。”

  在其看来,资本的力量或许可以从京东方的发展脉络中得以显露。

  京东方前身是北京电子管厂,1993年4月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股份制公司,核心业务定位在显示领域。1997年京东方B在深交所挂牌,2001年京东方A成功上市,是当时少有的同时在A、B股市场上市的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自上市以来,京东方为扩展产能不断定向增发股票。在2006年为了北京5代线定增6.7亿股,2008年为了成都4.5代线定增4.1亿股,2009年为了合肥6代线定增50亿股,2010年底为北京8代线增发30亿股。其中第三次募得120亿元,第四次募得90亿元。

  “京东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资本运作的结果,主要是通过定向增发。”上述人士表示,京东方大多采用与政府合资的模式投资,但不少地方政府没有动辄数十亿、上百亿元的资金,且不愿承担风险,于是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发行等值股份,经过24个月或36个月的股份冻结期,地方政府旗下的投资公司通过二级市场再将股份解禁,不仅可回收投入,还能获得可观的收益。“这种模式后来有很多企业模仿。”

  资料显示,2001~2011年,京东方获得的政府补贴达到17亿元,并多次避免了“戴帽”危险,但其融资-投资-亏损-再融资的路径也一直为业内所诟病。

  京东方的快速融资及项目上马给等离子面板施加了压力。“通过这种方式,京东方目前在国内的面板生产线达21条,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加上2009年TCL上马的华星光电,国内整个液晶面板的投入超过3000亿元。而等离子方面只有长虹的40亿元,怎么可能与之抗衡?”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实际上,投入额度也是长虹当时介入等离子面板行业的一个重要考虑。“做个液晶8代线需要投资200亿元,而做一个等离子只投资20亿~40亿元,这是最低门槛,(长虹去尝试)无论成功失败,不能完全去否定它。”张兵认为。

  面板界“劣币驱逐良币”

  张兵认为,等离子电视的没落是面板技术行业中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好的东西不见得能生存下来。家电市场已经印证了这个理论,最好的东西肯定是不便宜的,卖的量很少,大量卖的一定不是品质上最好的,这也是一个规律。”提起等离子市场的萎缩,张兵显得有些遗憾。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技术封闭是等离子面板产业难以持续的重要原因。

  “等离子行业刚发力时,技术主要由几大巨头把握,比较封闭,等离子五虎(松下(7.24,0.00, 0.00%)、三星、LG、日立、先锋)实际上并不愿意在中国布局生产线,不想把技术卖给中国。”家电观察家刘步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等离子巨头的封闭从长虹对Orion的收购案中也可以看出。

  当2006年长虹把目标定位于并购韩国Orion公司,以期获取其尖端核心技术和专利时,韩国媒体、企业和社会的反对声潮空前强烈。虽然虹欧PDP生产线通过3年实现了量产,但长虹的这次“经典收购案例”也并未改变等离子整体技术封闭的格局。

  技术封闭的结果是,绝大多数企业纷纷知难而退,另起炉灶发展液晶产业,更加刺激了每年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液晶面板生产线扩产,液晶电视在色彩、反应速度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

  液晶产业的大量集中也带来了等离子产业上游的更多问题。“任何产业都有一个产业链效应,如果终端产品产量逐渐萎缩,它的上游供货商成本增大,随之等离子面板配套设施,如元器件等价格成本也逐渐高于液晶面板上游产品价格,产业链遭遇挑战。”一位在韩国从事多年等离子业务的业内人士认为。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全球资本大量涌入液晶面板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液晶面板使用范围较广。“从手机到超级大屏电视,液晶面板都可以发挥作用,因而资本的青睐度也更高。”京东方的第一条生产线主要产品就包括17寸、19寸显示器液晶面板及20.1寸、26寸、32寸液晶电视面板。

  长虹集团企划部部长刘海中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等离子之所以不像液晶一样占据大量市场份额,一是因为生产厂商少,“比如一个市场只有一两家做等离子,有5家做液晶,那在营销上可能有一些不客观的解读,推广就会影响等离子销售”;二是因为市场本身需求有限,“一些对动态画面、色彩没有太高要求的消费者就会选择液晶电视”。

  但市场不相信眼泪,曾经的等离子之父松下已彻底告别“全球彩电老大”的身份,长虹也逐渐将战略重心转移。

  实际上,长虹早在2009年就已经开始布局液晶生产线。2009年6月,长虹与台湾友达光电(3.93, 0.02, 0.51%)公司下属子公司景智光电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投资生产液晶电视模组。此外,2008年4月,长虹控股的虹视公司就开始在成都启动OLED项目。

  “假如当年长虹宣称的20亿美元的投资不是投向等离子面板,而是投向液晶面板,也许长虹彩电的市场地位与今日完全不同。”刘步尘曾在文章中指出。

  等离子退出只是时间问题?

  既然等离子天生具备色彩还原度高、动态画面不拖尾、可视角广等优点,那它有没有可能在面板市场迎来新一轮逆袭?虽然刘海中对记者表示,仍将坚持做等离子面板,并表示等离子业务仍处于稳定状态,但不少业内人士仍然认为,等离子即将退出主流消费市场。

  千讯咨询高级研究员雷红生认为,松下曾是等离子的最后一根支柱,松下退出后,等离子电视的市场推广也会相应减少,本来弱势的营销更加无法跟上市场步伐。“同时4K超高清、OLED等新概念不断被提出,仅靠长虹、三星、LG等少数几家公司难以与庞大的LCD阵营对抗,不足以维持PDP的长远发展。”

  雷红生预计,2016年之后,等离子电视在全球的销量将会式微,而国内等离子退市的速度会晚于全球市场1~2年。

  奥维咨询B2B事业部研究总监王东春认为,等离子电视的退出只是时间的问题。“目前只有三星、LG、长虹三家还在坚守,但从这三家的未来规划看,也是逐年递减的趋势。”

  “消费者的需求在改变,追求‘薄’的产品,这是等离子的弱势。LCD在其技术及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从UD到FHD再到UHD,再加上曲面、高色域等技术,反观PDP技术更新很少。”王东春表示。

  不过,也有等离子技术的坚守者仍然对其抱有希望。虹欧公司一位技术人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仍然寄希望于营销的改进迎来等离子电视的第二春。“做实业就是这样,投进去的都是真金白银,风险与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但是相信市场还是有认可的一天。”

  但这样的坚守对于企业与市场来说,似乎有些固执。“等离子早已不是长虹的战略重点,现在长虹的战略重点已经转向智能家电。”刘步尘表示。

  据知情人士透露,三星、LG并未彻底放弃等离子,仍然有极小一部分是等离子,目的在于“丰富产品线”。长虹也仍在坚守等离子市场,刘海中表示,现在长虹没有退出等离子电视领域的打算,“这个产品有特殊的消费群体,等离子本身的技术也有优势,这个消费群体应该能够保持下去。”

  不过,张兵认为,等离子电视作为民用产品,这个产业的发展是由经济规模来决定的,不会由少数人的需求决定。

  雷红生则表示,松下退出等离子市场后,长虹或趁机补位,赚取PDP的最后价值。因此,长虹的等离子业务还会持续几年,但将来退出也不可避免。张兵则认为,松下退出等离子电视之后,市场将迅速被液晶电视占领。

  NPDDisplaySearch最新的全球电视出货量及预测季度报告显示,虽然2014年全球电视出货量预计仅增长1%,但LCD电视出货量将增长5%,部分LCD电视出货量的增长正是由PDP电视和CRT电视的下滑换来的。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长虹挥别等离子 全球等离子电视谢幕
满分企业网讯:面对残破的等离子电视阵营,孤独的留守者长虹,没能等到柳暗花明。在不断萎缩的市场与巨额亏损面前,长虹只能含泪

0评论2014-11-11179

彩电市场辞旧迎新:等离子退场 液晶再亮相
  外行买液晶,内行买等离子,彩电行业曾这样传言。但如今市场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曾经风靡一时的等离子电视,如今在主流家

0评论2014-10-24119

巨头相继退场 等离子电视大限将至
7月1日,三星电视正式宣布,将在今年11月30日之前停止等离子面板的生产。此前主推等离子电视的松下(7.24,0.00,0.00%),刚刚发布的

0评论2014-07-04141

等离子电视退市后 消费者维修或无零件
2013年底松下(7.24,0.00,0.00%)确认正式退出等离子市场,今年以来又传闻LG也将停止生产等离子电视产品,虽然LG电子澄清并没有退出

0评论2014-07-01137

等离子电视明年年底前或退市
世界杯带火了4K电视销量,但在高速运动画面上具有不拖尾优势的等离子电视却没搭上促销顺风车。卖场里除了寥寥几台特价机,等离子

0评论2014-06-25143

长虹:等离子项目拖累业绩 年内完成产业调整
  在国企改革和战略调整的关键节点,拥有老牌国企和军工企业背景的四川长虹开始谋划甩掉其沉重的包袱。  昨日(5月28日),四川

0评论2014-05-29144

等离子体放电高效灭蓝藻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传出消息,该院技术生物所黄青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水体有害微生物时,发现等

0评论2014-04-1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