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健脾和胃生津止渴 大暑节气吃荔枝好处多

2015-07-22 08:561090
 名企在线网了解到

在大暑节气,因为此时的天气炎热,因此在民间就流传着很多的习俗,主要都是体现在吃的这方面,而饮食习俗有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一种是吃热性食物,在福建莆田就流行吃荔枝、羊肉和米糟来“过大暑”

中医认为,荔枝性味甘、平,微酸。有生津止渴,健脾和胃之功效。用于胃阴虚,心烦欲饮,脾胃气虚。夏季食用可补气养血、填精益颜,还可用于治疗贫血、产后体弱、失眠健忘、缺少唾液等症。邑人宋比玉的《荔枝食谱》中载:“采摘荔枝要含露采摘,并浸在冷泉中,食时最好盛在白色的瓷盆上,红白相映,更能衬出荔枝色彩的娇艳;晚间,浴罢,新月照人,是啖荔枝的最好时间。”故老相传:大暑节那天,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节时刻一到取出它,仔细品尝。此时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于是,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荔枝的营养价值

1、荔枝所含丰富的糖分具有补充能量,增加营养的作用,研究证明,荔枝对大脑组织有补养作用,能明显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症;

2、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3、荔枝有消肿解毒、止血止痛的作用;

4、荔枝拥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促进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防止雀斑的发生,令皮肤更加光滑。

吃荔枝上火怎么办

1、享用“露珠红荔”不上火,即在天亮前露水末退之时就地吃刚从树上摘下的荔枝,可不上火。据说,此时的荔枝吸收了一天的阳光,又经过一夜的温凉,热性已消减,颗颗荔枝处于香、甜、鲜、脆的较好状态,不但入口味美,而且吃多少都不会上火。

2、将采摘下来的新鲜荔枝用容器盛载,沉于水井或放于冷泉(水)中,隔夜取食,可不上火。且能化燥气而能补阴。清代大诗人屈大均有诗云:“露井寒泉百尺深,摘来经宿井中沉,日精化作月华冷,多食令人补太阴。”

3、吃荔枝前喝点盐水、夏枯草凉茶,或冬瓜汤、绿豆汤等对上火有预防作用。或吃荔枝的同时,多喝盐水,也可用20-30克生地煲瘦肉或猪骨汤喝,或与蜜枣一起煲水喝,都可以预防荔枝病。

4、吃咸鱼,取曹白咸鱼蒸熟就饭吃,或煮汤,煲粥亦可,可防治吃荔枝上火。

5、新鲜的荔枝叶,荔枝壳煮水喝,可防治吃荔枝上火。

6、吃东边树冠的荔枝,可减燥。荔枝是长日照果树,喜欢西边的阳光,果实从西边起成熟。懂得品尝荔枝的人,则采吃西边的荔枝,因为这个方向的荔枝特别甜。怕上火的人,则采吃东边的荔枝。因为吃透“西斜热”的荔枝补而燥火,不是人人都受得了的。而吃透了东边温和的阳光的荔枝补而不燥。

7、吃荔枝时,把剥开果壳后的一层薄薄的白膜,和肉一起吃下去不上火,果膜有点涩,嚼到果肉时,会一下鲜甜起来。吃完荔枝后,把荔枝蒂部凹进果肉白色蒂状部他吃掉,这样连吃2-3颗,也可以有效防止上火。

结语:许多女性选择荔枝美容,是因为荔枝拥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促进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防止雀斑的发生,令皮肤更加光滑,女性朋友如果怕吃荔枝上火小编也给出了解决的办法哦,相信这个夏天会过的不一样。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夏季湿度大不用愁 健脾祛湿食物推荐
据满分企业网了解现在的温度虽然是越来越热,但空气里的湿气也明显加重,湿气一旦进入人体会给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要预防体内的

0评论2015-07-22123

梅雨季节来袭 11种健脾祛湿食物不再“湿漉漉”
据满分企业网了解梅雨季节天气潮湿,对人体健康不利。合理饮食可以养生保健,那么梅雨季节吃什么呢?梅雨季节饮食重在祛湿,多吃健

0评论2015-07-10116

夏季暑湿重 10种食物祛湿健脾
据满分企业网了解夏季祛湿的食物随着夏季的到来,雨水多起来,导致湿气过盛,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出现食欲不振、消

0评论2015-07-0386

立夏养生 疏肝健脾是关键
据满分企业网了解传统中医认为,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此时不仅仅是情绪波动起伏,肌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

0评论2015-05-06111

怎样吃红枣健脾补血
满分企业网了解到俗话说,一日三枣,长生不老。可见红枣好处惊人。特别对于女性朋友来说,红枣有改善面色,补中益气、安中养脾的

0评论2015-04-29104

大枣泡水好处多 排毒养肝润肺健脾
据满分企业网了解大枣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如果泡水喝还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作用哦。不过,大枣泡水是有讲究的,并不是随意泡水都

0评论2015-04-25114

春季健脾养生食谱推荐
据满分企业网了解春季湿气过重时,人会感觉困倦、身体四肢沉重、少食欲、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古方中

0评论2015-04-07113

糯米能御寒、滋补 春季吃点糯米健脾养胃
糯米分为圆糯米和长糯米两种,长糯米即是籼糯,米粒细长,颜色呈粉白、不透明状,黏性强。另有一种圆糯米,属粳糯,形状圆短,白色不透明,口感甜腻,黏度稍逊于长糯米。

0评论2015-04-01159